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linux下补丁制作及打补丁实例【转】
阅读量:7111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463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5 分钟。

转自

 

搞ARM有一段时日了,期间看了不少开发板的手册,手册的内容多数为教我们如何使用开发板,而不是教我们如何开发。手册中少不了显示linux下的命令,不过对这些命令有几点看法:

1、很多操作都使用了绝对路径,我想大约是为了表示这个路径的关系吧,不然的话,对于新手来说,来回几个cd,就搞不清楚在哪个目录了,这点表示赞同。不过对于我来说,实在不会如此操作;

2、统一使用root用户,因为许多人都使用虚拟机的linux作主机系统,所以想用哪个用户都无所谓,然而在实际开发中却不是这样。因此这点我就不赞同了。linux的权限意识非常强的,如果试过多人工作于同一台服务器的话,就能体会到了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对于新手来说,用root可能十分便利,因为不会存在不能访问哪个文件、哪个设备的问题,畅通无阻。最近,boss用root用户在rhel中编译qtopia,出现了使用g++错误的问题:

g++: error trying to exec ‘cc1plus': execvp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

我们想了很久,得到一个非权威的解释:rhel不允许root来编译qtopia,用普通用户无此问题。

本文背景:

1、练习制作补丁和打补丁;

2、以以前的程序代码lib-test为例,演示制作补丁和打补丁过程。

lib-test示例见。

为了不造成误解,引起误导,本文的假设如下:

1、原工程目录为lib-test-org,修改后的工程目录为lib-test-new,两个目录均在cst目录下:

[latelee@FightNow cst]$ pwd

/home/latelee/cst

2、本文提到的“原始文件”及“原始工程目录”等等,是指未经修改过的工程目录、源代码包等,比如在网上下载qtopia-2.2.0的原始代码包、U-Boot原始代码包、Linux内核原始代码包。

3、由于这里只是测试,因此建立了lib-test-new,并在这个目录下修改文件。

4、实际应用中,一般会提供原始代码包及补丁文件。

 

示例

修改地方如下:

1、在三个头文件中添加如下类似信息:

/**

* @file   foo.h

* @author Late Lee <>

* @date   Thu Apr  7 2011

*

* @brief  none

*

*

*/

2、修改main.c,将头文件包括的双引号(“”)改为尖括号(<>),此外添加一些版权信息及编译命令等等。

3、修改主目录下的Makefile,主要添加:

%.o: %.c

$(CC) $(CFLAGS) -c $^ -I ./configs

即由-I选项指定头文件位置(因此可以在代码中使用尖括号)。

4、其它修改若干。

注:上述修改仅为示例,以实际修改为准。

 

示例过程:

1、制作补丁

在cst目录下(即在两个工程目录的同一目录下)使用diff命令制作补丁:

[latelee@FightNow cst]$ diff -urN lib-test-org/ lib-test-new/ > lib-test.patch

(注:-r表示递归搜索子目录,更多选项,请man diff。)

这样就在该目录下生成了一个叫lib-test.patch的补丁文件。

 

这里分析一下patch文件,以第一块为例:

diff -urN lib-test-org/configs/backtrace.h lib-test-new/configs/backtrace.h

— lib-test-org/configs/backtrace.h 2011-04-07 09:04:06.000000000 +0800

+++ lib-test-new/configs/backtrace.h 2011-04-07 08:22:55.000000000 +0800

@@ -1,3 +1,13 @@

+/**

+ * @file   backtrace.h

+ * @author Late Lee <http://www.latelee.org>

+ * @date   Thu Apr  7 2011

+ *

+ * @brief  none

+ *

+ *

+ */

+

#ifndef _BACKTRACE_H

#define _BACKTRACE_H

这里分三部分来分析。

第一部分即第1行,文中以粗体字体标示,是制作补丁所使用的命令,后面的是两个工程目录的文件。

第二部分为第2、3行,“—”表示原始文件,“+++”表示修改过的文件。

剩下的是第三部分,“@@ -1,3 +1,13 @@”中的“-1,3”表示原始文件的第1行到第3行,“+1,13”表示修改过的文件的第1行到第13行。两者之差的内容即为修改的内容,其中减号(“-”)表示删除,加号(“+”)表示添加。

下面看一下backtrace.h文件。

 

backtrace.h完整的原始代码如下(注意该文件的第1行到第3行内容):

 1  #ifndef _BACKTRACE_H

2  #define _BACKTRACE_H

3

4   /* Even complicated programs rather seldom have a nesting

5   * level of more than, say, 50 and with 200 possible entries

6   * probably all programs should be covered. — from glibc manual

7   */

8   /* here, we let it be 30 */

9  #define NEST        30

10  void print_trace(int sig);

11  void print_trace_fd(int sig);

12  void print_trace_file(int sig);

13

14  #endif  /* _BACKTRACE_H */

修改后的代码如下(注意该文件的第1行到第13行内容):

 

 1    /**

2    * @file   backtrace.h

3    * @author Late Lee

4    * @date   Thu Apr  7 2011

 5    *

6    * @brief  none

 7    *

8    *

9    */

10

11   #ifndef _BACKTRACE_H

12   #define _BACKTRACE_H

13

14    /* Even complicated programs rather seldom have a nesting

15    * level of more than, say, 50 and with 200 possible entries

16    * probably all programs should be covered. — from glibc manual

17    */

18    /* here, we let it be 30 */

19   #define NEST        30

20   void print_trace(int sig);

21   void print_trace_fd(int sig);

22   void print_trace_file(int sig);

23

24   #endif  /* _BACKTRACE_H */

应该看到了区别了吧?因此,所谓打补丁的大约意思可以这么说:

将原来的backtrace.h文件的第1行到第3行内容用“下面”的内容代替,行数从第1行到第13行。

其中的“下面”就是指那些“+”、“-”的内容了。

 

2、打补丁

进入lib-test-org目录下,使用patch命令打补丁:

[latelee@FightNow lib-test-org]$ patch -p1 < ../lib-test.patch

patching file configs/backtrace.h

patching file configs/bar.h

patching file configs/foo.h

patching file main.c

patching file Makefile

patching file nomain.c

 

一般地,都将patch文件放到与原始工程目录同一级目录中。

在man patch中有一句话:but usually just patch -pnum <patchfile

实际中常用的是-p1,网上说法是忽略第一个目录,看了一下man手册,准确说法是忽略第一个斜杠(“/”),比如/u/howard/src/blurfl/blurfl.c,如果是-p1的话,表示u/howard/src/blurfl/blurfl.c,用-p4的话,表示blurfl/blurfl.c,等等。

以上述patch片段的第一行为例:

diff -urN lib-test-org/configs/backtrace.h lib-test-new/configs/backtrace.h

如果用-p1,则表示configs/backtrace.h,这个是相对于工程目录路径,无论是在lib-test-org,还是lib-test-xxx中,也不管这个lib-test-org在哪个目录,路径依然不改变(当然,我们的前提是两者是同一事物,比如内核树、u-boot)。

上面的提示信息表示正在给哪个文件打补丁。打完补丁后,两个目录的内容就一致了。不信的话,可以再次用diff命令测试一下:

 

[latelee@FightNow cst]$ ls -l lib-test.patch

-rw-r–r– 1 latelee root 4137 04-07 09:05 lib-test.patch

[latelee@FightNow cst]$ diff -urN lib-test-org/ lib-test-new/ > lib-test-new.patch

[latelee@FightNow cst]$ ls -l lib-test-new.patch

-rw-r–r– 1 latelee root 0 04-07 09:07 lib-test-new.patch

 

可以看到,lib-test-new.patch大小为0,证明两个目录内容无差别。

 

本文语法高亮工具由()参考网上资料使用lex工具编写,代码添加行号由awk语句完成。语句如下:

$ awk ‘{printf(“%2d   %2sn”, FNR, $0)}’ backtrace.h > test.h

行文过程中并未过度引用网上资料,因此存在非权威解释,术语使用不当等问题,然而却由实践而来,具有实际操作性。

 

 

本文固定链接: 

【作者】
【出处】
【博客园】
【新浪博客】
【知乎】
【我的作品---旋转倒立摆】
【我的作品---自平衡自动循迹车】
【新浪微博】 张昺华--sky
【twitter】 @sky2030_
【facebook】 张昺华 zhangbinghua
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,欢迎转载,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,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,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.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EF架构~有时使用SQL更方便
查看>>
Android Studio 添加 Genymotion插件
查看>>
Office 365 – SharePoint 2013 Online 之WebPart开发、部署教程
查看>>
DJANGO中获取登陆用名及别名
查看>>
Novell基础架构方案引领云计算发展
查看>>
法国政府宣布数字行业发展战略:3D打印和物联网
查看>>
基于Hadoop的云盘系统客户端技术难点之一 上传和下载效率优化
查看>>
JSP的运行原理
查看>>
12篇学通C#网络编程——第二篇 HTTP应用编程(上)
查看>>
讨喜的隔离可变性-前言
查看>>
iOS开发CoreAnimation解读之二——对CALayer的分析
查看>>
IOS UISwitch 用法总结
查看>>
使用UIWebView中html标签显示富文本
查看>>
iOS图片压缩上传
查看>>
Velocity官方指南-Velocity是如何工作的
查看>>
network block device(nbd)
查看>>
keepalived instance priority don't impact by track script|interface weight when 255
查看>>
Apache Storm 官方文档 —— 配置
查看>>
SASS学习参考
查看>>
Vue初学知识点记录(一)
查看>>